现代信息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芯语”基层服务团,在2024年暑期,“扶智扶技培训团”中荣获浙江省优秀团队奖,入围浙江省暑期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大赛决赛成果展示,并在11月底决赛中获得二等奖。团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挥专业优势以志愿者力量填补未来社区教育体系空白,并落实省委及省政府提出的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青年的寄语,贴近社区,在少儿编程暑期公益夏令营活动通过信息学子的专业知识助推少年儿童的科技思维成长,助力建设未来社区。



“芯语”基层服务团旨在探索一条以高校学生为主导力量, 结合基层实践经验,促进未来社区少儿编程项目发展的可行途径,以培养提升少年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主张,应当依据“政府倡导、高校主导、社区配合、 少儿受益”的方针来实施,建立一个多元化、互动性强且能够持续发展的教学体系。
实践介绍
随着互联网、元宇宙、AIGC浪潮的飞速发展,编程已成为未来社会的重要技能之一。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科技兴趣,提升他们的编程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学院决定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将编程公益课带入社区,为青少年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内容和“1+X”的教学模式,即一名主讲志愿者搭配多名助教,实现一对一的精准辅导,确保每位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编程的基本技能,激发科技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学院的同学们于7月6日起在浦沿街道滨文社区和紫阳街道海潮社区开展为期七天的“以梦为‘码’‘程’就未来”少儿编程暑期公益夏令营活动。同学们将编程公益课带入社区,进入小朋友们的课堂。以趣味方式向孩子们传授编程知识,培养其兴趣、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此次活动也将信息学子所思所学回馈社会,服务基层的想法具体展现出来。
“以梦为‘码’‘程’就未来”公益夏令营,不仅为少年儿童构筑探索编程的桥梁,点燃他们对科技的热情,也开辟了基层服务的新天地,更是获得浦沿街道滨文社区、紫阳街道海潮社区肯定,推进了校地党建共建合作。志愿者们也通过该平台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诠释志愿服务精神。


已获成就
自2023年5月创建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梦•码”志愿服务工作室以来,面向社区适龄儿童开展公益编程课堂,授课时长达到1687小时,累计青少年学员315名。


2022年,“以梦为‘码’‘程’就未来”少儿编程项目在校内获得了志愿服务特色项目的荣誉,2023年,“以梦为‘码’‘程’就未来”少儿编程项目在校内获得2023年度特色社团项目荣誉。


同时与长安镇洞头区共建了大学生校外志愿服务基地,得到了社区的认可与支持。获得了社会上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共计59次。


展望未来,现代信息技术学院将以其深厚的专业底蕴为基石,不断拓宽与深化教育资源,努力成为引领教育与科技融合的先锋。通过持续精进课程体系,不仅巩固了既有优势,更将前沿科技融入教学,为社区乃至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提供更加丰富、多元且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与服务。通过多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舞台,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